前面的文章详细的介绍了一些中药的功效、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发散风寒中药之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今天这篇文章继续介绍其他发散风寒中药的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发散风寒的中药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紫苏叶、羌活、藁本、生姜、葱白、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香薷、细辛、胡荽、西河柳。
由于篇幅限制,今天这篇文章先讲讲紫苏叶,其他发散风寒的中药后面会继续介绍。
△紫苏叶:
○功效与应用:
《本草纲目》记载:“苏从稣,音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提到了紫苏的名字主要根据它的功效和颜色有关。
《本草正义》记载紫苏:“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窍,清头目,为外感风寒灵药”,紫苏叶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比较缓和,是药食同源之品,所以常用于多种表证。如果风寒轻症,可以用紫苏叶配合生姜、葱白煮水喝发散风寒。紫苏叶还有较好的宣通气机的作用,所以对于外感风寒兼有气机不畅者更适合,如名方藿香正气散、香苏散等。治疗气虚感冒,可以配合人参同用,如名方参苏饮。对于外感凉燥,症见恶寒明显,发热较轻,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者,可配合苦杏仁同用,如名方杏苏散。通过适当配伍,紫苏叶也可用于风热感冒。
紫苏叶辛香善行,入肺、脾和肝经气分,可以行肺气、宽中气、下结气并疏解抑郁之气,《本草汇言》称紫苏叶为“治气之神药”。因为紫苏叶长于行气宽中,作用温和,无温燥药物助热、伤阴和耗气的弊端,所以多种原因导致的脾胃气滞证均可配伍使用。对于中焦受寒、气滞不畅、腹胀腹痛者,紫苏叶既可以温中散寒,又可以行气宽中,用紫苏叶更合适。古今很多名老中医均把紫苏叶作为治疗胃肠疾病的常用药物。
紫苏叶古代也常用于治疗妊娠胎气上逆,小便不通,脚气肿痛,痰气互结证,但由于妊娠的特殊性,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紫苏叶配伍槟榔、木瓜、吴茱萸等药物,可以治疗下肢肿胀无力,如名方鸡鸣散。
紫苏叶配伍法半夏、茯苓、厚朴等药物,可以治疗咽喉中如有物所阻,如治疗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
紫苏叶有行气、和胃、止呕的作用,可以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呕逆。因为紫苏叶性温,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所以较适合于寒阻气滞导致的胃失和降者。《本草汇言》记载:“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
另外,紫苏叶芳香辟秽,化湿和中,既可以解毒,又可以缓解中毒导致的胸闷、呕吐、腹痛,所以,紫苏叶可以用于鱼蟹中毒,虫蛇咬伤。
○注意事项:
紫苏叶含有挥发成分,入汤药不宜久煎。
紫苏叶偏温,对于温病初期、风热表证、胃热呕逆,需配合寒凉药物同用。
紫苏叶用于行气和中、发散表邪、止呕安胎用量相对较小;治疗鱼蟹中毒时,用量可大一些。
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人情况辨证使用,建议用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后面会介绍更多中药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