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我国为何加入WTO)

时间:2024-07-17 19:00:47

加入WTO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狼来了”一语道出了入世给国人心理上造成的紧迫感,并非危言耸听。

(一)迎接WTO挑战,振兴地方经济

1.中国入世面临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更多的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将以国民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开发领域,对本土企业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入世创造了自由贸易环境,但也意味着幼稚产业的行业保护与地方保护主义将让位于国际规则、标准化与开放市场。

而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部门普遍存在着“执行较低的环境标准"问题,面对工业化国家的越来越加重的绿色贸易壁垒,而难以发挥竞争优势;我国已经建立起与入世对接的市场经济基础,但距离完善市场机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制度与体制方面的深化改革和国际接轨的任务还很艰巨。

因此,加入WTO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遇,更应将其视为挑战,从而积极的思考去如何应对形势的变化和把握机遇。

1. 地方经济的发展前景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使者,加入WTO意味着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市场,参与全球化并从中分享利益是所有WTO成员的共同愿望,但结果并非都如愿以偿。因为机会与风险共存,利益与损失互为消长。

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永远存在着弱势群体和缺乏竞争能力的区域,而WTO的赢家属于掌握先进技术、通晓国际规则和具有驾驭市场能力的跨国公司和具有开放环境的国际化地域。在我国这样一个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国家,特别是存在着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开放程度较低。

这些区域在原有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中就处于不利地位,面对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它们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受到全球化的剧烈冲击,从而丧失地方经济活力,并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加入WTO对于这些地区而言,挑战大于机遇,更应该主动应变,迎接挑战。

2. EIP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EIP是根植于地方生态系统的开发模式,强调地方特色与地域共生,是产业的生态集聚开发,通过开发企业联系,创造互利共生环境,吸引外部企业加盟,稳定原有企业群体。这种联系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维系着地方经济,并以整体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EIP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表现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专门化优势,组织与网络开发模式,高标准的环境成就,市场化操作与创新的制度基础。

因此,EIP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素质。在中国推广EIP开发模式,会给EIP根植社区与区域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增加的工作岗位,EIP将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EIP也会成为跨国公司争相进驻的区域,它的吸引力在于合作利益和环境友好形象。

在EIP中,跨国公司只能釆取合作的态度,将自己定位于特定的“生态位”上,这样才能与其它EIP成员共生获利,而不是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EIP也可以作为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和完善市场机制的实践空间,这对于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将是巨大的推动力量。

(二)开发区重构,创造产业生态集聚空间

1. EIP:中国第三代产业园区

2001年8月,中国第一个EIP在广西贵港市建立,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在广东省南海市建立。随后,EIP概念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传播,最近的互联网检索结果显示了200多条关于“生态工业园”的信息,以生态工业园命名的开发区已有十几个。

这其中,有些以新建形式,如南海生态工业园区,有些是原有开发区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如天津泰达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提出了要与日本合作将泰达建成生态工业园区,而有些则是属于企业内部的开发模式,如鲁北石化企业集团开发的生态工业园区。

这些迅速涌现的EIP标志这一概念已被广为接受,但明显缺乏必要的理论与思想准备,使得我国目前EIP开发呈现岀无计划性和随意性特点,一些EIP仅仅是以往开发区建设的翻版,或是某个企业集团在生产链上的垂直延伸,与真正的废弃物交流,企业共生关联和共同管理环境等典型EIP开发模式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 开发区作为EIP成长的空间

开发区在中国遍地开花,仅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有100多个,而包括省级和地市级的开发区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已初具规模,一些开发区己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团地,不仅吸纳域外企业,也逐渐开始集聚本地企业,有些开发区还发展了城市职能,向城市新区方向演化。

这些方面都显示了开发区作为EIP成长空间的有利条件。作为第三代产业园区的EIP再不应重复中国开发区初创道路——重新圈划新土地,全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平地再造一座新城,这不但不经济,而且也困难重重。

利用原有开发区建设基础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调整开发区的招商战略,由政策优惠转向废弃物交流、共生获利,共同管理环境等成约的利益驱动,重新定位开发区的竞争优势,将赋予开发区新的活力。

(三)障碍因素分析

1. 技术障碍

EIP开发模式是基于目前发达国家的可持续经济实践,其参与主体是跨国公司与大型企业集团。尽管这一模式强调了依赖社会行动推动可持续经济实践,但根本的制约因素仍然是来自于技术方面的。

EIP开发中对环境保护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又以种种借口在这一领域实施了较为严格的技术贸易限制。因此,我国EIP开发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迫切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保护技术。

在发达国家许多跨国企业具有自主开发此类技术的能力,而我国的企业研&发能力较低成为限制因素,培育企业研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保护技术成为推动EIP开发的当务之急。

但EIP的应用技术中也有一些是地方特色技术,这些技术往往是传统技术,这些技术在长期的地方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地方环境友好技术,中国的EIP开发不应忽视这类技术的作用,并积极探索与现代化环保技术的应用对接,这将成为我国EDP开发的重要特征。

2. 规则障碍

EIP是一种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开发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可持续开发模式。现行的市场规划在许多方面是违背可持续性原则的,部分原因是来源于外部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市场规则本身。正是基于对此的认识,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产业生态思想和循环型经济理论都提出了重构规则,引导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面临的问题是刚刚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很多方面是由于规则不健全造成的,开发EIP又面临着需要提岀明确的可持续开发原则。EIP可持续开发原则是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是EIP开发目标的制定依据,为了引导企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规定哪些行为是禁止的,哪些行为是鼓励的。

EIP的开发规则也将是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的规则,这样才能够通过市场化战略来促进EIP的实践。确立规则的领域涵盖范围较广,包括政策、法规、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等。发达国家正在尝试着探索EIP开发的规则重构问题,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任务将更为艰巨。

3. 组织障碍

EIP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的作用,协调不同的利益集团和风险人的关系。在发达国家有一批活跃的基层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社区组织、非盈利组织等是EIP的积极推动者,而我国这类组织的发育程度较低。

我国的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开发区管委会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但管委会是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与社区利益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而EIP开发中强调企业网络开发和社区与商业活动的一体化开发,因此提出了对企业组织与社区组织的较高需求,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基层组织体系是推动EIP实践的客观需求。

物质循环规划提岀的阶段性规划目标要求在规划的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之间建立动态联系,这就决定了物质循环规划领域需要拓展到管理领域。

物质循环规划内容的多层次性需要协调不同层次的物质循环管理问题。从线性模式走向循环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要求,不仅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考虑协调不同层次的管理问题,建立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更需要在管理理念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新的管理理念产生于新的范式基础,它是管理变革的社会推动力量。在此提出“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作为物质循环规划的拓展领域,并进一步指出这一模式建立的新范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