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太平洋上,主要分布着三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族群文化,分别为美拉尼西亚文化、密克罗尼西亚文化和波利尼西亚文化。这些不同族群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以及与当今太平洋岛国各个民族的血缘关系,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就美拉尼西亚文化而言,它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以及澳大利亚北领地。
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是指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以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西海岸的拉皮塔遗址而命名。作为研究美拉尼西亚人类起源的重要课题,多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省的人类学学者一直对拉皮塔文化加以高度关注和研究。
2015年,一支由瓦努阿图国家博物馆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率领的考古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站发表了对拉皮塔人骨架研究的成果。该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瓦努阿图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并在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所在的埃法特岛南部海岸特欧码发现了拉皮塔人遗骨。经过有关基因测序等研究后发现,这批最早在瓦努阿图定居的拉皮塔人,实际上是在三千年前从俾斯麦群岛到达埃法特岛的亚洲人。这支拉皮塔人在瓦努阿图登陆后,带了来自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的早期人类文明。一些带有纹饰图案的陶制罐子、用蚌壳和马蹄螺做成的贝壳装饰物等人工制品,令人印象深刻。
图为瓦努阿图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的拉皮塔人制作的陶器
然而研究发现,这支拉皮塔人并没有在瓦努阿图定居下来,而是继续向东,也就是向今天的汤加、萨摩亚、新西兰、夏威夷、法属波利尼西亚继续迁徙,最终成为美拉尼西亚族群的直接祖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波利尼西亚人仍然保留最早的拉皮塔人基因的原因。考古研究也表明,正是在拉皮塔人及其文化迁徙期间,也就是考古学所称之的“第二波移民潮”中,一些来自所罗门群岛的美拉尼西亚人同原来的拉皮塔亚洲人和波利尼西亚人逐渐通婚、融合,并逐渐迁徙到今天的瓦努阿图、澳大利亚北领地、新喀里多尼亚和斐济等地,成为瓦努阿图人的祖先。这也正是当今美拉尼西亚人存在着难以置信的基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图为传统的瓦努阿图人
谁都难以想象,远在万里之外的瓦努阿图人的祖先居然来自于亚洲。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最早的祖先很有可能来自于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地区。种种研究结果表明,数万年前,古美拉尼西亚人一直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直到三千年前,从亚洲进入一批又一批以拉皮塔文化为特征的亚洲移民陆续来到西南太平洋,通过通婚、融合而逐渐成为现今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因此,尽管存在一些基因差异,但拉皮塔文化与美拉尼西亚族群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拉皮塔人要实现这样长距离、大范围的“移民”,依靠的就是自身出色的航海技术。研究发现,来自亚洲的拉皮塔人擅长航海,发明了带木帆的独木舟、双体船等航海工具。强烈的探索精神引领他们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就几乎走遍了包括复活节岛在内的南太平洋诸岛,甚至到达了夏威夷。根本的一点是,拉皮塔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材料,不仅是他们最喜欢的,而且也是用起来最亲切、最便利的材料。这一点,决定了后来大洋洲土著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的工艺美术发展水平和审美方式。
带木帆的独木舟